商洛市位于中国陕西省东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文化底蕴的地区。近年来,商洛市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不仅提升了当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商洛市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镇安象园茶”的成功注册。根据1,2024年3月13日,“镇安象园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成为商洛市首件茶叶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由产地的自然或人文因素决定,并且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为了推进茶产业品牌化进程,镇安县研究制定了《镇安象园茶团体标准》,规定了“镇安象园茶”的生产区域、原料要求、加工工艺等技术要求,解决了长期以来“镇安象园茶”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还监督落实生产标准,查处违法行为,并指导4家茶企业和15家小作坊申办了许可证,全面提升茶叶标准化生产水平。通过深入挖掘整理镇安象园茶的文史资料,用品牌讲故事,以故事兴品牌,使“镇安象园茶”保持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气质。同时,研究制定了《“镇安象园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规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行为,维护“镇安象园茶”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这些措施,商洛市的茶园种植面积达到了10.5万亩,年产茶叶1200多吨,2.5亿元,茶产业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牌产业。
商洛市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方面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商洛核桃”的成功注册。根据2和3,2023年7月26日,“商洛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了欧盟商标注册,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得到了认可和保护。这为“商洛核桃”等商洛特产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迈出了坚实一步。商洛市持续将核桃产业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来抓,核桃面积和产量位居陕西省第一。目前,全市核桃基地面积达352万亩,年产量16万吨,年加工营销核桃产量突破30万吨,55亿元。产品主要销往国内东北、华中和东南沿海大中城市,部分核桃仁出口到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区。通过中欧班列,商洛核桃、核桃仁等产品已经销往俄罗斯、意大利、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年累计出口核桃产品6000多吨,出口额达到1.5亿元。“商洛核桃”商标由商洛市核桃产业协会申请,于2013年8月21日获得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并在2015年被评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0年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2022年被评为“陕西好商标”。商洛市十分重视商标的运营管理工作,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商标持有人制定了完善的商标发展战略规划、证明商标管理办法和授权使用企业商标管理细则、质量内控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支持“商洛核桃”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
商洛市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方面还有很多其他成功案例。例如,根据9,商洛市支持和引导本地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加强“丹凤葡萄酒”商标指导站建设,“香菊”等3个商标获得了“陕西好商标”。实施了“柞水木耳”“镇安板栗”“商洛丹参”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并发布了地理标志“商洛丹参”“镇安板栗”陕西地方标准。全市累计地理标志产品和商标达11件,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有25家。
商洛市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当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为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商洛市将继续加大对地理标志商标的保护和推广力度,推动更多优质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