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变更转让风险
在公司变更转让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风险 - 合同签定中的风险:合同签定中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合同主体瑕疵、股权瑕疵和程序瑕疵。
履行中的风险:有些人认为股权转让合同一经签署就万事大吉了,但实际上受让方的股东身份只有载于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并经工商登记才能更好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如果这些手续没有办好,受让方无法顺畅的行使起股东权利。
2. 债务风险 - 原法定代表人的个人债务问题:原法定代表人的个人债务,新法定代表人一般是不承担的。但是,原法定代表人因履行职责或者经营公司而产生债务的,经公司和新的法定代表人确认后,可以转让给新的法定代表人。如果只是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变更,变更后的新法人必须承担原法人的全部债务。
3. 信用风险 - 企业信用发生变化:公司法人变更后,企业信用发生变化。
4. 控制权风险 - 企业将不再由原来的老板控制:公司法人变更后,企业将不再由原来的老板控制。
5. 股权瑕疵风险 - 瑕疵出资的股东在股权出让时的风险:瑕疵出资(未足额出资或出资的财产权利有瑕疵)的股东在股权出让时,公司或债权人可以请求受让人对转让人的瑕疵出资承担连带责任。
6. 转让主体资格限制 - 转让主体资格限制中的法律风险:有限公司可能会通过公司章程的规定来限制股东将自身的股权进行转让,除非章程本身就已经违背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我国的法律法规承认公司章程的效力。
7. 隐名股东风险 - 隐名股东转让股权的法律风险: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有关股权信托或代为持有的协议等也可证明股东的主体资格。但是,若显名股东违反了其与隐名股东签订的协议擅自将登记在自身名下隐名股东的股权转让的,因公司章程中股东登记的公示作用,仍能够产生股权转让的法律效果。
为了规避这些风险,建议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寻求专业法律服务,并仔细审查相关文件和协议。确保所有的法定手续得到及时和正确的办理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