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期间公司变更
在投诉期间,公司可能会发生一些变更,例如法人变更或股东变更。以下是对此类变更的一些解释和法律规定:
法人变更
法人变更的合法性
诉讼期间公司是可以变更法人的,这里的法人指的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而不是公司这个主体。法定代表人是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诉讼的主体是公司法人而不是法人代表,因此法人代表可以变更,但变更后要及时向法院提交新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法人变更的流程
公司变更法人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进行公司法人变更预约。
在公司登记所在地的工商局网站上下载相应的资料,并如实填写。
带上材料到工商局取预约号,交材料。
若材料有疑问或当地工商局还要求其他证明,则补充材料。
若材料无疑问或补充完毕并通过,则领取变更通知书。
到工商局领取新的营业执照。
刻制新的法人章。
到开户行更换开户许可证和印鉴。
股东变更
股东变更的合法性
诉讼期间不仅可以变更法人,还可以变更股东。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股东变更的影响
如果公司在诉讼期间变更股东,这通常不会影响案件的进程。因为在民事诉讼案件中,公司是被告,法定代表人只不过是公司的一个代表。通常情况下,公司在诉讼期间变更法人的,会告知法院。
在投诉期间,公司变更法人或股东通常是允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变更。公司必须按照国家制定的法定程序进行变更,并且在变更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备案或通知法院。如果变更行为违法或影响到诉讼进程,可能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后果。